教研通讯 周报 总第280期
作者:教科处主办 来源:未知 更新日期:2012-02-13 浏览次数:次
教研通讯
周报 2011年11月 总第280期 成武二中教科处主办
一线老师要重视发挥“非权力性影响力”(二)
丁海明
周报 2011年11月 总第280期 成武二中教科处主办
一线老师要重视发挥“非权力性影响力”(二)
丁海明
五、一线老师要运用刚柔相济的教学方法
刚柔相济的教学方法,既是一种教学艺术,也是提高老师威信的有效途径。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,要掌握好一张一弛的规律性,遇事掌握分寸,把握好“度”。把握好急与缓的关系,处理教学内容等事情,要尊重客观规律,该急的急得上去,该缓的缓得下来,把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。有些不该急的一味“急”,会事与愿违,“欲速则不达”;有些事情看似缓,实则是为了“退一步进两步”。比如做人的思想工作,就是要准确把握思想脉搏,善于和风细雨,循循善诱,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。把握好劳和逸的关系。古人云:“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也”,讲的就是劳逸结合,张弛统一。作为一线老师在安排教学,部署任务时,要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和承受能力,搞好合理调剂。当然,这里讲的合理调剂并不是说对上级如教育部门和学校布置的任务,可以讲价钱,提条件。而是指一线老师在教学中,要讲究科学的方法,搞好劳与逸的结合。把握好宽与严的关系。宽,就是以宽厚的品格、宽容的态度待人,为整体学生创造宽松的良好环境。严,就是以严肃的态度、严明的纪律办事,这是一种严谨的教学作风,也是敢负责任、有魄力的表现。工作中如果离开严,势必丧失原则性,失去依据和准绳。但同时也必须看到,只有严的韧性,离开了宽的柔性,那么教学就会缺少灵活性。二者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,不能偏颇哪一方。一线老师若无原则的宽,则人心浮动,控制失灵。若不分场合,不分动机一味地严,容易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思想“断流”,使人产生逆反心理,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。
运用刚柔相济的教学方法,取之于一线线老师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,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,而且善于处理、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,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,以利于获得教育事业的成功。马克思说:“性格是环境的产物。”从这样的老师身上,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,受益终身。经常听到学生议论,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,听课兴致高;不喜欢某位教师,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。事实上,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,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,老师的学识、能力、性情、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,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。
教育是“一切艺术中最渊博、最复杂、最高的和最充分的艺术”。有的学者认为“教师既要有理论家分析综合、雄辩之才,又要有艺术家想象概括、表现之才,既要有科学家观察、试验、推理之才,又要有语言家凝练、形象、表达之才”。 作者认为一线老师的自身品格、学识、涵养等因素而产生的影响力,其特点是建立在学生信服的基础上,不带有强迫性,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,内化为学生的某种动机而发挥作用,学生往往表现为自愿和主动。因此,一线老师要重视发挥“非权力性影响力”,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激励是巨大而持久的。可以说,一线老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,是创造教育奇迹的基石。
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
南怀瑾
子曰: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
“默而识之”,学问要靠知识来的,这里的“识”在古代文字中是与“志、记、志”字通用,所以“默而识之”这句话就是说:作学问要宁静,不可心存外务,更不可力求表现,要默默然领会在心,这是最要紧的。
“学而不厌”,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,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,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,但深深体会一下,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。虽然非常平凡,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,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,这也是“人不知而不愠”的引伸。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,假如发狠学一样东西,肯下工夫去学习,最多努力一段时期,就不能继续不倦的去搞了。所以一生能够学而不厌,不是件简单的事情。像写毛笔字、打太极拳,开始很有兴趣,再继续下去,到快有进步的时
候,对自己的毛笔字,越看越讨厌,简直不想看;打拳也打得自己不想打了,认为学不好。这正是一个关键,是个进步的开始,可是大多数都在这种情况下厌倦的放弃了。因此,就觉得孔子这句话,的确了不起。
另一点便是“诲人不倦”的教学态度。也是看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孟子说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一乐也。”但是如果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,一苦也!”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。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,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,几乎必须要重新打基础。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,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,爱人爱世,须要有舍身饲虎、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,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,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。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,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,不肯教给别人。
孔子这三句话,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,做起来就非常难。后世为人师表者,可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,在碰到厌倦的时候,提起孔子这几句话,在肚子里脸红一下,马上自己改正过来。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:“何有于我哉?”翻成白话,便是说,我没有什么学问,只不过到处留意,默默地学习中,我把它强记下来;求学问不厌倦;教人也不厌倦;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,我什么都不懂,什么都没有。就是这个意思。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,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。
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
南怀瑾
子曰: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。所谓“愤”,就是激愤的心情。对于不知道的事,非知道不可,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。如有一件事,对学生说,你不行,而他听了这句话,就非行不可,这是刺激他,把他激愤起来。“启”就是发,在启发之前,先使他发愤,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。这种教育方式,有一个很好的例子: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,是汉军镶黄旗子弟,幼时非常顽劣,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,都被他打跑了。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,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——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,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,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,但为了同胞的福祉,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——自愿任教。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,老先生说没关系,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,不要设门,而且围墙要加高。就这样开始教了,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,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,打又打他不着,却什么也不教他,到了晚上,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,一跃出了围墙,在外逍遥半天,又飘然跳了回来,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,吹笛是可以养气的,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,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,这才开始慢慢教他。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,一定要离开,临走时说,很可惜,这孩子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。虽然如此,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,所以后来成了平藏的名将。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,非常尊敬,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,有一副对联:“不敬师尊,天诛地灭;误人子弟,男盗女娼。”就是他写了贴在家里的。这个故事,可说明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,必先刺激他的思想,使他发愤,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,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。
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怀疑,“悱”就是内心有怀疑、不同意。譬如说古人这样讲,就告诉他这值得考虑。孔子所谓“当仁不让于师”,韩昌黎所谓:“师不必贤于弟子”。老师不一定完全是对的,不是光靠服从接受便行,如果呆板的接受,学问会越来越差的。多怀疑就自然会去研究,“发”就是研究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上一篇:教研通讯 周报 总第279期